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發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重申“四個講清楚”,強調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山東儒家文化發源地的獨特優勢,2019年8月25日,山東省與教育部共同成立了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致力于打造世界儒學人才集聚和培養高地、儒學研究高地、儒學普及推廣高地、儒學國際交流傳播高地。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由中國人民大學原黨委書記靳諾,中共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白玉剛擔任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理事會理事長。白玉剛兼任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主任,國承彥同志任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書記、副主任,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設立學術委員會和專家庫,在國內外建設若干分支機構,逐步形成“一個中心、多個分中心、若干研究基地”的格局,并與國內一流院校共建聯合研究生院。
新起點、新使命、新征程。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教育部和山東省對儒學中心提出的“四個高地”和“六個一”工作要求,聚焦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目標使命,努力實現建設具有全球主導力的世界儒學中心愿景,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重要貢獻。
中 文 名: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
外 文 名: Nishan World Center for Confucian Studies
性 質: 省屬正廳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總 部: 山東省濟南市
成立時間: 2019年8月
官方網站: 中國孔子網 http://www.4444kc.cn
一、組織架構
2020年10月,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整建制并入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設立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作為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理事會和中國孔子基金會常設辦事機構,為省屬正廳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掛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牌子,歸口省委宣傳部管理。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館、孟子研究院劃轉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管理,實行省市共建、以省為主的管理模式。按照“一個中心、多個分中心、若干研究基地”的“1+N”模式,依托國內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建設若干分中心和研究基地。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下設綜合部、組織人事部(機關黨委)、研究生部、學術研究部、傳播普及部、交流合作部(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工作部)、文獻期刊部、基金管理部。
二、工作職責
(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儒學思想和儒家文化的研究闡發、傳播普及和對外交流,著力打造世界儒學人才集聚和培養高地、儒學研究高地、儒學普及推廣高地、儒學國際交流傳播高地,使我國在東亞儒學文化圈中居于主動,在世界儒學傳播和研究中始終保持充分話語權,大力推動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二)按照省委“六個一”目標要求,辦好一個聚集儒學研究名家的平臺,辦好一個制度完善、人才濟濟的聯合研究生院,辦好一個儒學研究的國際知名刊物,辦好一個中國文化傳播與文明交流互鑒的高端論壇,辦好一個儒學文化闡釋與普及的大學堂,推出一批具有時代特色的儒學研究著作與文化作品。
(三)負責儒學思想和儒家文化研究闡發工作,組織開展儒學重大課題研究、申報、成果評價和學術交流活動,探索傳統文化研究成果轉化的新模式、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四)負責儒學研究交流合作平臺建設工作,加強與國際儒學聯合會合作,在國內外建設若干分中心,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五)負責推動儒家文化的宣傳普及工作,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組織協調孔子學堂、儒學講堂等陣地載體,大力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學校、進教材、進課堂,推出一批高雅文藝作品。
(六)負責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國際儒學學術會議等重要文化活動的籌備、舉辦工作,承擔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日常工作。組織開辦世界儒學大講壇,邀請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儒學大家、名家在國內外開展演講。
(七)根據教育部要求,負責儒學研究人才教育、培養和儒學研究生教學管理工作,負責儒學研究人才隊伍建設、教育培訓等工作。
(八)負責《孔子研究》等學術刊物、中國儒學年鑒編輯編篡以及中國孔子網的運營工作,負責儒學文獻資料搜集、整理、研究等工作,建立世界儒學文獻資料收藏中心、電子數據庫。
(九)承擔中國孔子基金會的日常工作。
三、主要業務和品牌
紀念孔子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孔子基金會于1989年發起創辦的高端國際學術論壇。自1989年起,在孔子誕辰逢五或逢十周年之際,中國孔子基金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共同主辦一次大規模紀念孔子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1994年10月,紀念孔子誕辰2545周年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同時成立國際儒學聯合會。2014年9月,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在北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2019年11月,紀念孔子誕辰25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六屆會員大會在北京召開,時任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開幕會并致辭。2024年10月,紀念孔子誕辰257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七屆會員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開幕會并致辭。
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為響應聯合國開展世界不同文明對話倡議而創辦,以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宗旨使命,以世界文化巨人孔子的誕生地——尼山命名的文明交流互鑒平臺,2010年創辦至今已舉辦十一屆,為增強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世界和平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了積極作用。
紀念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曲阜學術研討會: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曲阜,在孔子研究院主持召開座談會,發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此后,在山東省委宣傳部主導下,中國孔子基金會、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與光明日報社、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中共濟寧市委等多家機構和單位,連續每年舉辦紀念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曲阜學術研討會,深入研究闡發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重要講話,發掘儒家思想的當代價值,努力在新的起點上高質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尼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聯合研究生院:2020年11月26日,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聯合研究生院揭牌成立,匯聚一流教研力量,與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蘭州大學等16所院校共同培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域的高端專業人才。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項課題:在山東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共同領導下,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教育部社會科學司牽頭,共同組織開展的專項課題研究,重點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闡釋。
《孔子研究》:1986年創刊,雙月刊,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主管、中國孔子基金會主辦。以刊登孔子思想、儒家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等有關的學術論文為主,特別關注對中國思想文化源頭的研究,以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文明交流對話等問題的研究。自創刊以來,該刊一直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國家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走進孔子》: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孔子研究院主管,孔子研究院與山東齊魯書社出版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傳統文化普及性刊物(雙月刊)。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為宗旨,立足于學理性、思想性的深入淺出,重在闡發孔子與儒家文化,并盡可能地展現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集知識性、趣味性、現實性于一體,圖文并茂、雅俗共賞。為《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刊。
孔子學堂:中國孔子基金會于2014年初創辦的大型文化公益品牌項目。以“寫好字、讀好書、做好人”為堂訓,以“建設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為己任,通過“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進網絡”六進的形式,致力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實踐探索。孔子學堂目前已設立4000余家,實現了全國31個省區市、港澳臺地區全覆蓋,遍及海外20個國家。累計舉辦各類文化活動10余萬場(次),線下參與人次超千萬,網絡傳播過10億次,成為我國廣大干部群眾和海外華人華僑學習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喜聞樂見的公益平臺、組織形式和重要載體,深刻影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海內外的傳承發展格局。
孔子文化世界行:中國孔子基金會于2009年創辦的孔子文化“走出去”品牌項目。旨在于全球范圍內傳播孔子思想,開展大型綜合匯展活動,主要內容包括“孔子生平事跡影響展”“孔子故里·中國山東圖片展”“儒家文化主題書畫展”,儒家文化和齊魯文化主題圖書、光盤、電視、電影、動畫片展播,大型孔子像贈送,文藝演出,孔子文化講座等。
中國孔子網融媒體平臺: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傳播平臺,形成了網站、APP、微信、微博、自媒體號等全方位的融媒體格局,成為傳播儒家思想、齊魯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2017年,在“文傳榜·2016”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系列征集發布活動上,榮膺中國“十大國學網站”之首。舉辦多次“全球云祭孔、儒家經典跨語言誦讀大會、中華經典吟誦大會”等品牌文化活動。
《論語》譯介工程:中國孔子基金會于2004年啟動的孔子文化國際傳播工程,翻譯出版了英、法、德、俄、日、韓等中外文對照本《論語》。2017年,為推動“一帶一路”國家文化交流,策劃開展“一帶一路”國家《論語》譯介工程,出版了阿拉伯語、蒙古語、西班牙語、捷克語、葡萄牙語等13種中外文對照本《論語》。通過各類文化交流活動傳播至世界各地,為廣大海外讀者學習儒家經典提供了有益幫助。
尼山講堂:該項目是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2022年3月推出的精品公益課。被列入《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儒學傳承發展“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以“研習中華經典 弘揚中華美德”為主題,邀請名家、名師錄制精品公益課程,每周一期,在新華網、鳳凰網、中國孔子網、央視頻、中國網、海報新聞、新黃河、舜網等媒體平臺播放。2024年,“尼山講堂”精品公益公開課是山東省唯一入選中央網信辦2024年網絡公益行動的優秀網絡公益項目,成為山東省讓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的亮麗名片。
尼山杏壇: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主辦,以思想觀點辯論為特色,圍繞時代關切,統籌設置辯論話題,先后推出《尼山杏壇·尋找先賢的智慧》《尼山杏壇·行思天地間》《儒學的社會科學屬性與時代轉化》《孟子思想與時代精神——孟子五人談》等系列,努力打造國內外知名的思想交流平臺。
孝心工程·光榮小屋: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和“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重要指示精神,2022年,中國孔子基金會“孝心工程·光榮小屋”公益項目在濟南市市中區啟動試點工作。該項目針對符合資助條件、需要改善居住環境的退役軍人,按照自愿申請、因地制宜、一戶一策的原則,依托原有住房進行必要裝修改造,配備必要的生活家具用品及健康監測設備。自項目實施以來,中國孔子基金會已在山東濟南和青海地區建成43個光榮小屋,充分體現了對在鄉老復員軍人的尊崇、禮遇和關懷。
孝心工程·幸福食堂:為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建設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老年友好型社會,2022年,中國孔子基金會策劃推出“孝心工程·幸福食堂”公益項目,旨在資助農村地區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用餐及食堂建設和運營,幫助其改善用餐環境,提高用餐質量,豐富精神生活。自項目實施以來,中國孔子基金會已在山東濟南、濱州、德州、青海、西藏等地區建成29家幸福食堂,通過支持農村幸福食堂建設,解決農村留守老年人吃飯問題,使農村老年人得到基本的生活照料和關愛服務。
(經2023年6月5日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
名譽理事長:
許嘉璐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
孔垂長 至圣孔子基金會會長
張豈之 西北大學名譽校長、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
杜維明 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哈佛大學榮休教授(美國)
理事長:
靳 諾 中國人民大學原黨委書記
白玉剛 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主任
常務副理事長:
林尚立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鄧云鋒 山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兼省政協黨組副書記
副理事長:
劉昌亞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原司長
任友群 山東大學黨委書記,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
徐青森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人事司司長、社會科學司司長
李 明 中國海洋大學黨委書記
王 磊 山東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
國承彥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書記、副主任、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長
秘書長:
國承彥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書記、副主任、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長
副秘書長:
魏長民 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
程守田 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
邢 光 曲阜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邢占軍 山東大學校長助理、青島校區黨工委書記
羅安憲 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副院長
劉 皓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委員、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副主任
理 事(按姓氏筆畫排序):
萬俊人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首批文科資深教授
馬箭飛 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王 杰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
王大泉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王學典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王殿卿 國際儒學聯合會榮譽顧問、顧問聯絡委員會主任,尼山圣源書院名譽院長
史冰川 四川大學哲學系與宗教所黨總支書記
安樂哲 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美國)
李中華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李宗桂 中山大學哲學系暨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教授
李焯然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新加坡)
楊朝明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
吳 震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執行副院長
吳向東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林紅玉 濟寧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周勤勤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執行院長
趙秋麗 光明日報社華東第一黨支部書記、駐山東記者站站長
袁紅英 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郭齊勇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及國學院教授、國學院名譽院長
郭茂全 蘭州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崔英辰 韓國成均館大學名譽教授、韓國成均館翰林院院長、韓國哲學思想研究所理事長(韓國)
董 平 浙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董金裕 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韓喜平 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
賴永海 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哲學系教授
臧峰宇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教授
譚方正 高等教育出版社總編輯
翟錦程 南開大學哲學院院長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理事會學術委員會
委員名單
(按姓氏筆畫排序)
顧 問:
方克立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原院長、教授
尹絲淳 高麗大學教授(韓國)
西原春夫 早稻田大學原校長(日本)
成中英 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美國)
劉大鈞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湯恩佳 香港孔教學院院長
牟鐘鑒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系教授
李錦全 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潘文閣 漢喃研究院教授(越南)
潘富恩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主 任:
陳 來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教授
張立文 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院長、教授
副主任:
池田知久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人文社科一級教授
陳衛平 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
郭齊勇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委 員:
干春松 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王中江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王國良 安徽大學哲學系教授
王學典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王 博 北京大學副校長、教授
王新春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
貝淡寧 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加拿大)
方國根 人民出版社哲學編輯室主任、編審
白 奚 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哲學系教授
朱人求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
朱漢民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教授
向世陵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
劉學智 陜西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
齊鵬飛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
安樂哲 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美國)
杜澤遜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李中華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李宗桂 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李承貴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江蘇省儒學學會理事長
李振綱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哲學系教授
李晨陽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哲學系教授
李景林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李焯然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新加坡)
李瑞全 臺灣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楊國榮 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
楊澤波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楊柱才 南昌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南昌大學江右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楊朝明 孔子研究院院長、教授
肖永明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院長,教授
吳根友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院長,教授
吳 震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何 俊 杭州師范大學副校長,復旦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
張 踐 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教授
張志強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張學智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張新民 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榮譽院長,教授
陳少明 中山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邵漢明 吉林社會科學院院長、研究員
范瑞平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
林樂昌 陜西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
林安梧 臺灣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元亨書院院長,教授
林忠軍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員教授,《周易研究》編輯部主任
羅多弼 斯德哥爾摩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瑞典)
羅安憲 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姚新中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教授
柴文華 黑龍江大學哲學系教授
高令印 廈門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郭 沂 首爾大學(Seoul ational University)哲學系教授(韓國)
黃玉順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
黃俊杰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黃 勇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
崔英辰 成均館大學東洋學部教授(韓國)
梁 濤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教授
董 平 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
董金裕 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景海峰 深圳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
程奇立 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教授
傅永聚 曲阜師范大學原校長,教授
舒大剛 四川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蔡方鹿 四川師范大學政教學院教授
臧峰宇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教授
黎紅雷 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顏炳罡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分中心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清華大學分中心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分中心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北京師范大學分中心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復旦大學分中心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山東大學分中心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四川大學分中心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武漢大學分中心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山大學分中心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吉林大學分中心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南開大學分中心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南京大學分中心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浙江大學分中心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蘭州大學分中心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德班理工大學分中心(南非)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莫斯塔爾大學分中心(波黑)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格樂大學分中心(泰國)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拉曼大學分中心(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