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到11,尼山何以“對話全球”?
來源:海報新聞作者:劉瑞琪
2025-07-11 15:42
7月9日,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曲阜尼山如約拉開帷幕,論壇以“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文明間關系與全球現(xiàn)代化”為主題,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文化名人等齊聚于此,共赴這場文化交流的盛會。
何以尼山?
尼山,是圣人孔子誕生地,儒家學說從這里出發(fā),千百年來以各種形式綿延傳承,走向世界。要想探尋中華文明的根脈,應該到尼山。回望來時路,自2010年首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啟幕,到今日的第十一屆盛會,從1到11,從“和而不同與和諧世界”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文明間關系與全球現(xiàn)代化”,從最初的學術研討,到融合文化展覽、藝術展演于一體的“立體對話場”,從參會專家僅30人到來自70多個國家的500余位嘉賓濟濟一堂,探討不同文明之間和合共生之道……孔子之聲化作不同文明間的和聲共振,尼山化作中外文明對話的重要窗口,為應對全球挑戰(zhàn)、推動人類文明發(fā)展貢獻更多思想智慧。
何以對話?
“現(xiàn)在的世界太需要對話了,尤其是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通過對話,可以懂得對方、欣賞對方、學習對方,增進友誼,和睦相處。”2010年9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在首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主旨講話中發(fā)出如此呼吁。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滋長,地緣沖突此起彼伏,貿(mào)易和關稅壁壘高筑的現(xiàn)在,比任何時候都更呼喚對話的力量,更需要用“對話”來推動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包容共存。尼山,正是這個與全球對話的橋梁。在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對話全球,不僅能促進文化理解,更是在為全球合作奠定基礎,廣泛凝聚文明共識,逐步構建更加美好的未來世界。
何以走向全球?
一場2700多年前的討論,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穿越時空,箴言的影響持續(xù)至今。“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態(tài)貫穿著中華文明的發(fā)展脈絡,在碰撞與對話中,我們尋求著更高層次的和諧與共識,這與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不謀而合。“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從尼山到全球,孔夫子的話早已經(jīng)不是來自東方的一面之詞,當今世界局勢波譎云詭,歧路交織,“和而不同”的智慧更加閃爍著超越時代的光芒。從“和而不同”照見“美美與共”,文明因多樣而對話,因對話而互鑒,因互鑒而發(fā)展。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是對文明與文明之間關系的精準概括,在尼山,中華文明實現(xiàn)了從“被看見”到“被需要”。從1到11,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世界各國優(yōu)秀文化,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主旨不曾改變。在與多元文明對話中,我們聽見,真正的全球化,從不是讓一種聲音覆蓋萬物,而是讓每一種聲音,都能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交響中找到與世界的共鳴。
尼山的鐘聲回蕩,人類精神的穹頂,終將由所有文明共同撐起。這,就是尼山給出的答案。
編輯:解放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